一 般情況下, 一 個機器人系統由下列四個互相作用的部分組成:機械手、環境、任務 和控制器,如圖1 - 1a 所示,圖1 - 16為其簡化形式。
機械手是具有傳動執行裝置的機械,它由臂、關節和末端執行裝置(工具等)構成,組合為一個互相連接和互相依賴的運動機構。機 械手用于執行指定的作業任務。不同的機械手 具有不同的結構類型。圖1-2給出機械手的幾何 結構簡圖。機械手又稱為操作機、機械臂或操 作手。大多數機械手是具有幾個自由度的關節 式機械結構, 一般具有六個自由度。其中,頭 三個自由度引導夾手裝置至所需位置,而后三 個自由度用來決定末端執行裝置的方向。
環境指機器人所處的周圍環境,它不僅由幾何條件(可達空間)所決定,而且由環境和 它所包含的每個事物的全部自然特性所決定。機器人的固有特性由這些自然特性及其環境 間的互相作用所決定。在環境中,機器人會遇到一些障礙物和其他物體,它需要避免與這 些障礙物發生碰撞,并對這些物體發生作用。環境信息一般是確定的和已知的,但在許多 情況下,環境具有未知的和不確定的性質。
我們把任務定義為環境的兩種狀態(初始狀態和目標狀態)間的差別。需要用適當的程序設計語言來描述這些任務,并把它們存人機器人系統的控制計算機中去。
計算機是機器人的控制器或腦子。機器人接收來自傳感器的信號,對之進行數據處理,并 按照預存信息、機器人的狀態及其環境情況等,產生出控制信號去驅動機器人的各個關節。
對于技術比較簡單的機器人,計算機只含有固定程序;對于技術比較先進的機器人, 可采用程序完全可編的小型計算機、微型計算機或微處理機作為其電腦。具體說來,在計 算機內存儲有下列信息:
1)機器人動作模型 表示執行裝置在激發信號與機器人運動之間的關系。
2)環境模型 描述機器人在可達空間內的每一個事物。
3)任務程序 使計算機能夠理解其所要執行的作業任務。
4)控制算法 計算機指令的序列,它提供對機器人的控制。
![]() |
機器人底盤 Disinfection Robot 消毒機器人 講解機器人 迎賓機器人 移動機器人底盤 商用機器人 智能垃圾站 智能服務機器人 大屏機器人 霧化消毒機器人 展廳機器人 服務機器人底盤 具身智能教育機器人 智能配送機器人 導覽機器人 |